一、概况
(一)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 是出生前至出生后 1 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它需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婴儿期出现的症状,比如运动发育落后,或各种运动障碍。第二,除外一些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以及正常小儿的发育落后。非进行性脑损伤的意思是脑损伤不会再加重,不会再发展。进行性脑损伤是指遗传代谢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的疾病。 脑瘫患儿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等。
(二)发病率
各国发病率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约 1.5-2.5 ‰; 1997 年 5 月至 1998 年 8 月对我国黑龙江、河北、甘肃、江苏、四川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调查,共调查 1-6 岁小儿 1047327 人,其中脑瘫患儿 2009 人,患病率为 1.92 ‰ 。 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和发达国家保持一致水平。
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医学进步,使一些极低体重儿或重危新生儿存活, 却 增加了脑瘫的发病机会。
二、病因
(一)出生前因素
胎儿期感染、出血、缺氧和发育畸形,以及母亲的妊娠高血压、糖尿病、腹部外伤、接受放射线等。
(二)出生时因素
难产、产钳助产损伤,胎粪吸入、脐绕颈窒息等。
(三)出生后因素
缺氧、外伤、出血、胆红素脑病及严重感染。
三、脑瘫危险因素
(一)早产与低体重
与足月正常体重儿相比,早产儿及极低体重儿罹患脑瘫的危险性增加 40-70 倍,体重越小,发生脑瘫的几率越高。 胎儿晚期神经系统飞速发育,在神经系统的快速发育过程中,任何不良的影响,不良的刺激,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从而出现脑瘫的表现。
(二) 脑缺血缺氧
胎儿期凡能造成母体与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者,都有可能引起脑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脑水肿、脑组织坏死 。 比如脐带打结、胎盘老化、胎盘纤维化,造成母体与胎儿之间、胎盘与胎儿之间的血液循环障碍,可以导致脑水肿,脑组织坏死。 出生时窒息,产后呼吸、循环障碍等均易引起脑缺血缺氧。 如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造成循环障碍,气体交换不畅,患儿出现脑缺血缺氧,可以导致脑水肿、脑组织坏死。
(三)产伤
产伤是指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所造成的损伤。 机械性损伤:产道异常 ( 骨盆狭小或畸形 ) 、胎位不正或胎头位置异常( 如持续性枕后位,胎儿枕部可以在母亲的耻骨联合或尾骨上造成机械性损伤) 、产程过速或过长等,可引起颅外损伤 ( 头皮血肿、骨膜下血肿 ) 、颅骨损伤,亦可引起颅内损伤 ( 硬膜撕裂、硬膜下血肿、脑出血等 ) 。 头颅损伤可以造成中枢脑实质的损伤,从而造成运动障碍,患儿出现脑瘫的症状。
(四)先天发育异常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畸形都有可能引起脑瘫 。 如怀孕期母亲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或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或感染等都可以引起脑发育异常,出现脑畸形。
(五)胆红素脑病
当母婴 血型不合、溶血、感染等均可使血中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游离状态胆红素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导致神经细胞损伤,所以早产、低蛋白血症的患儿更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六)先天性感染
胎儿在母亲体内发生的感染为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不仅可引起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还是造成脑瘫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宫内感染有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EB 病毒、梅毒螺旋体等。
四、病理生理
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瘫,都是由于脑损伤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使肢体运动障碍 , 病灶部位可为锥体系、锥体外系或小脑。
锥体系损伤的特点:相应支配部位的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病理征阳性, 如巴氏征阳性 。
锥体外系损伤特点: 患儿出现 肌强直、震颤、手足徐动、构音和吞咽障碍、肌阵挛。
小脑损伤特点: 患儿出现 平衡障碍、共济失调、协调运动障碍、震颤等。
五、病理改变
不同病因影响部位和病理表现有所不同,如:
(一)先天畸形
神经管闭合不全、脑分化障碍、神经元移行及脑回形成障碍、中线结构异常(如胼胝体、透明隔)。 这些畸形造成患儿大脑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
(二)宫内感染
弓形体,大脑皮质和基底节神经元坏死、中脑导水管阻塞出现脑积水;风疹病毒感染,小头畸形、脑积水、胼胝体发育障碍; CMV 感染, 患儿可出现 小脑回畸形、脑积水;疱疹病毒感染, 患儿可出现 脑发育不良、脑积水、坏死性脑炎。
(三)胆红素脑病
高胆红素血症所致胆红素脑病,基底节区受累较为突出, 在核磁上可见基底节区出现对称性的异常信号,解剖可见基底节区的神经元出现黄染现象,临床上 病人可出现手足徐动表现。
(四)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比较常见,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临床上可表现呼吸不好、惊厥等急性期表现。 基本病变为脑水肿、脑组织坏死等,容易受累部位依次为脑室周围白质、皮质下白质、顶枕区、基底节区等。 这些受累区域以白质为主。
六、分型及各型特点
脑瘫分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临床表现、局部解剖以及运动障碍程度 。 根据临床表现 可分为 痉挛型 、 手足徐动型 、 强直型 、 共济失调型 、 震颤型 、 肌张力低下型 、 混合型。根据瘫痪部位:单瘫、双瘫、三肢瘫、偏瘫、截瘫、四肢瘫。
(一)痉挛型
痉挛型脑瘫是脑瘫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脑瘫的 75% 。病变累及锥体系。上肢表现为屈肌张力增高, 病人表现为屈肘。 拇指内收呈握拳状,下肢大腿内收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内旋,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跖屈,俯卧位抬头困难,仰卧时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站立时呈剪刀样姿势,踝阵挛阳性、 2 岁后巴氏征阳性。
(二)手足徐动型
锥体外系受累为主,约占 20% 。 患儿可出现 难以控制的不自主运动,紧张时增多,安静时减少,入睡后消失。 患儿出现 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 这是锥体外系受累的表现。当患儿出现面部肌肉、咽喉肌肉异常时,患儿出现 语言障碍、震颤等。肌张力可增高或降低。
(三)共济失调型
小脑受累为主,约 占脑瘫患儿的 1-2% 。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姿势协调,小脑受累时患儿 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意向性震颤阳性。
(四)强直型
强直型脑瘫比较 少见,锥体外系受累为主。呈齿轮样、铅管样肌张力增高。
(五)震颤型
震颤型脑瘫更加 罕见。锥体外系受累为主。婴儿期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 2 岁后出现震颤,步态不协调。
(六)肌张力低下型
肌张力低下型的脑瘫患儿表现 自主活动少,软瘫样,但腱反射可引出, 以此可以与肌肉病进行鉴别 。常为婴幼儿期暂时现象,以后多转变为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
(七)混合型
同一患儿存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类型表现。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常同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