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孩子几个月前开始喉咙总是发出清嗓子的声音,开始以为是咽喉炎,给他吃了好几种消炎药和润嗓子的中成药,可是没有一点效果,现在,孩子又多了个怪毛病,动不动就要扭一下脖子,他说是脖子不舒服......我带他耳鼻咽喉科、内科、外科都去看过了,没查出来什么病,我家孩子是不是缺什么营养元素呢?”“我家孩子去年上小学后有了一个坏毛病,动不动就挤眉弄眼的,有时候眨眼睛、皱眉头、耸鼻子,有时候嗓子里还会发出怪声音,家里人说是跟别人学来的坏习惯,发现后都严厉呵斥他,但是半年多了,一点都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医生,我孩子要不要抽血查一下是不是缺钙、缺锌或者是缺少什么维生素呢?要不要做大脑磁共振呢?医生有没有药帮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最近有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这些问题来就诊,这些孩子经过一系列检查,很多被确诊为“抽动障碍”(俗称“抽动症”)。
家长们听说孩子是得了“抽动症”,都特别紧张,“医生,这个病要不要紧?要吃什么药?能治好吗?”“我们家没人有这个病呀!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得这种病?”“这个病平时要注意什么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频繁眨眼、皱眉、吸鼻、撅嘴、张口、摇头、抖肩,甚至说粗话的儿童,许多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的坏毛病,从来没想过看医生,总是试图通过严格管理来改掉孩子的坏毛病。这样的做法不但不会改善孩子的异常表现,反而常常会加重症状,实际上这些都是“抽动障碍”的典型症状。抽动障碍是以快速、不自主、突发、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或(和)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常同时伴有强迫症、多动症、学习困难、情绪障碍及其它一些行为问题。大多数孩子起病于学龄期和学龄前期。男性学龄儿童患病危险性最高,男女患病比率为3:1~4:1。
临床上有3个主要类型:
(1) 短暂性抽动障碍:最常见,主要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症状,多首发于头面部,可表现为眨眼、耸鼻、皱额、张口、侧视、摇头、斜颈和耸肩等多种症状。少数表现为简单的发声抽动,如清嗓、咳嗽、吼叫、或“啊”、“呀”等单调的声音。
(2) 持续性(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病程持续,往往超过1年以上。
(3) Tourette综合症:也称抽动秽语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抽动症中最严重的类型,其中约30%出现秽语症或猥亵行为。病程持续迁延,超过一年以上,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很大。
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神经生化异常、脑功能异常、心理、免疫等因素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抽动症需要治疗吗?能治好吗?
有不少家长都会问这些问题“孩子的抽动症需要治疗吗?能治好吗?”“听说有的孩子不治疗,长大也能好起来?” 确实,有一部分症状较轻的抽动症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抽动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了,但是在症状自行缓解之前,抽动症状的反复出现会损害孩子的学习、社交、自尊心,同时,抽动症儿童大多数都存在许多共患病,比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逆的消极影响。另外,有部分抽动症患儿的症状非但不会减轻,反而会在成年期加重进而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家长们发现孩子有可疑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神经科、发育行为科或者儿童保健科等科室就诊(不同医院略有不同),医生经过综合评估后会告诉家长们下一
孩子得了抽动症,应该怎么治疗?
抽动症的治疗原则是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行为治疗。
(1)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西药、中药、中成药等),外用药(可乐定贴剂)。
(2) 心理行为治疗:是综合治疗的一个方面,主要有心理支持治疗、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的同时辅助药物治疗,既可以改善抽动症状,又可以很好地改善儿童社会功能和干预共患病。
首先,作为家长,最主要的责任是了解疾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其次,家长在平时生活中,不要责骂孩子的抽动,不要过度关注,不要频繁更换医生,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步的治疗方案。
最后,家长要督促孩子注意饮食,戒饮料、高糖食品及油炸食品,尽量少进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和非天然食物;生活规律,少看电视、少玩游戏,树立信心;教育孩子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尽量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