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脑瘫康复中心
建立脑瘫康复中心是一种集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脑瘫中心”以科室为单位,建立多学科医护密切协作的脑瘫监治中心管理模式。共同研究治疗、护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二、运动治疗
(一)物理治疗( PT )
物理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脑性瘫痪等运动障碍的主要方法,包括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两方面。
运动治疗是根据疾病特点和患儿自身的功能情况,借助器械和治疗护士的徒手技术以及患儿的自身力量,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使患儿的局部或整体功能得以改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此方法可以改善患儿肌张力的障碍、预防和改善肌挛缩和变形,抑制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的发展,促进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发育。目前应用的主要方法是神经发育学治疗法。
神经发育学治疗法( Bobath 法) 属于神经发育促进技术( 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 , NDT ),是英国医学博士 Kaler Bobath 和夫人 Betta Bobath 合作创建的一种治疗中枢性运动障碍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已经被全世界康复界广泛应用。包括三种操作方法,即控制关键点、促进自律的姿势反应和刺激本体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临床应用证明,治疗效果显著。
(二)作业治疗
1. 作业治疗的定义
作业治疗( occupational therapy , OT )是应用有目的的、选择性的作业活动,对身体、精神及发育有残疾或功能障碍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患者进行治疗性训练,使其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得以提高、恢复和增强,帮助患者重返社会的一种治疗方法。
2. 作业治疗的目的
作业治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持正常姿势;促进上肢功能的发育;促进认知功能的发育;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情绪稳定和提高社会适应性。
作业治疗是在一定环境下,以感觉、运动、认知和心理技巧为基础,针对患儿在生活自理、游戏娱乐、学习三方面的功能表现进行训练,以解决生活、学习及社交中所遇到的困难,取得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适应性。
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领域相当广泛,包括姿势控制的发育、手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移动能力、感觉统合、感知与认知、心理和情感、进食和口运动功能、自理和独立性、游戏、书写技巧、对家长的指导等方面。
三、言语治疗
(一)定义
言语治疗( ST )又称为言语训练或言语再学习,是通过各种手段对有语言障碍的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方法。以增强脑性瘫痪儿童其言语功能,改善与人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对流涎的患儿可通过口腔按摩的方法使其症状得以改善。
(二)主要治疗对象
主要是运动性构音障碍者:
1. 声音异常,包括音质异常、音量异常及音调异常。
2. 构音异常,主要包括构音困难、吐字不清、发音短促、说话中途突然中断等。
3. 流畅度异常,主要指言语的节律异常,表现为口吃或言语吱唔。
(三)治疗方法
1. 训练和指导
训练和指导是言语治疗的核心,包括听觉的训练,促进言语的理解和口语表达,恢复或改善构音功能,提高语音清晰度等治疗。
2. 手法介入
利用传统医学的手法帮助改善与言语产生有关的运动功能,适用于运动性构音障碍,特别是重症患儿。
3. 指导家庭训练
家庭康复训练和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巩固和提高脑瘫患儿言语 - 语言障碍康复疗效的有力保障。
4. 指导代偿性交流手段
重症患儿不具备言语表达能力,但具备言语接受能力或言语清晰度极差时 , 要建立代偿性交流手段,如手势、交流板和言语交流器等。
四、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是应用电、光、声、磁、冷、热、水、热动力学等物理因素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治疗患儿的方法。
(一)电刺激疗法
1.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又称小脑电刺激仪, CVFT )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是中枢性仿生电物理疗法,是现代康复中治疗小儿脑瘫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生物仿生电流,扩张脑血管,加快血流速度,增加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促进其运动功能发育。如 PPT11 图示是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在治疗中。
2. 痉挛肌治疗仪
作用是缓解肌肉痉挛,预防关节挛缩,提高头、躯干的控制能力,增进患者运动功能。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驰,并提高拮抗肌的肌力。如 PPT12 图示是 KX-3A 型痉挛肌治疗仪。
3. 经络导平仪
具有导平针灸、导平推拿及导平输气的三大作用。采用中医针灸的治疗原理,疏导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并有很强的康复萎缩肌肉、纠正软组织畸形,增强免疫机能、健壮体质与激活神经细胞及调节神经功能等治疗作用。如 PPT13 图示是 SDP-501 型经络导平仪。
4. 周林频谱治疗仪
周林频谱治疗仪是电磁波辐射理疗仪器,采用仿生学原理和电子技术,能近似模拟人体辐射频谱,通过辐照将电磁能转化成人体易于吸收的生物能,使病变处产生 “ 生物热效应 ” 和 “ 非热效应 ” ,促进机体生理生化反应。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微循环障碍、调节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能力。
(二)蜡疗
蜡疗是以加热溶解后的石蜡作为蓄热的介体,多肢体进行物理治疗的方法。肢体受到石蜡的热效应后,可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氧浓度升高、血液中营养物质增加、新陈代谢加快等一系列生理变化。从而起到促进组织修复,缓解肌肉、关节痉挛,增加组织弹性等作用。如 PPT15 图示是恒温 XYL-1 型蜡疗仪。
(三)中药熏蒸
1. 中药熏蒸是通过药和热的有机结合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中药熏蒸时皮肤黏膜充血毛孔扩张,药物通过扩张毛孔渗透肌肤,具有的活血、通络、止痉、缓解肌紧张的作用。中药熏蒸加运动功能治疗,二者结合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
2. 适应证:脑性瘫痪痉挛型、肌张力增高的患儿。
(四)水疗
温水浴可使血管扩张充血,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神经兴奋性降低、肌张力下降。水的浮力使浸人水中的身体、肢体受到向上力的支托而漂浮起来,可减轻负重关节的负荷,便于活动和进行运动功能的训练。水疗已广泛应用于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中。
在水疗池中加入中药的方法来增强疗效。利用水温热刺激的物理特性,以及药物本身的功效,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用中医来解释,可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息风止痉、补肾强筋骨,以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维持和扩张关节活动度,纠正挛缩;改善感觉功能;改善平衡能力及协调性,有利心理调整等。如 PPT18 图示是患儿正在进行加入药物的治疗。
五、感觉统合治疗
(一)原理
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从各种感觉器传来的感觉信息组合起来,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进行整合,完成对身体的内外知觉,并做出正确的应答,以保证神经系统进行正常的工作,使个体顺利地与外界环境接触,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的进行各种运作。
(二)主要器具及作用
1. 滑板可使患儿的整体感觉统合功能有积极的发展作用。
2. 滑梯可统合身体的紧张性迷路反射,协助大脑统合固有感觉输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对本体感和身体形象的塑造帮助很大,有助于维持对高度的平衡感觉。
3. 圆筒促进前庭一固有系统的活化,强化触觉系统,矫正重力平衡感觉。
4. 圆木柱吊缆对平衡反应、视觉运动协调、运动计划的建立有很大帮助。
5. 平衡板对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进行强有力的统合。
6. 大笼球促进前庭系统的发展,强化身体肌肉的伸展能力,对触觉反应过分敏感或迟钝有改善作用。
7. 球池有触觉强化的作用,用于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
8. 羊角球可以强化患儿的姿势反应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深程度的运动模式。
9. 蹦床可训练患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10. 时光隧道 可训练头、手、脚的协调。
11. 袋鼠跳 ,双足运动,手脚的协调运动及全身肌肉紧张有助于本体感觉发展。
12. 平衡木, 限制活动范围,强化身体的双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对空间知觉和运动能力的养成帮助很大。
13. 滚筒 ,通过强化固有感觉来提高患儿姿势的平衡掌握能力,在完成规定目标的努力过程中可强化高度运动的能力。
六、多感官刺激治疗
多感官刺激治疗 是集教育和康复结合的高科技项目。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器材,来增强或舒缓儿童的感官系统。通过多变化灯光的互动设计,声音与各种精巧的高科技设施,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虚拟、舒适的环境,给予特殊需要的儿童各种感官刺激。 如 PPT23 图示两个仪器,上面是多感官互动训练系统软件治疗仪,下图是各种旋转灯。
训练眼、脑、手的协调,让患者在虚拟世界中游戏及察觉自我的变化与存在。通过开心的游戏过程,吸收知识,促进体能发展,提高社交沟通及创意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对增强注意力、增强患儿对外界的兴趣等智力开发非常有益。如 PPT24 ,上图是幻彩波波池与幻彩光纤,下图是引导性训练协调器。 如 PPT25 图示,左图是深度灯镜,右图是泡泡管。
七、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是 通过游戏中向患儿传授音乐、绘画、常识、数学和语文等知识。在寓教于乐中开发患儿智能、提高认知能力。同时可进行心理疏导,使患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钢琴的演奏:手指灵敏活动,双手不同动作,使大脑的左右半球增进互动协调能力,提高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通过儿歌的学习可以巩固和发展孩子的发音,说话能力。在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中学会沟通,从而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学会分享与合作的品质。
八、矫形器应用
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除了应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之外,还需要应用一些辅助用具来提高和保持治疗的效果。应用辅助用具来矫正障碍儿童的异常姿势,起到辅助徒手治疗的作用。
(一)矫形器的功能
1. 稳定和支持:通过限制关节的异常活动或范围达到稳定关节、减轻疼痛或恢复其承重能力等功能。
2. 固定和保护:通过对病变肢体或关节的固定,起到保护、促进病变愈合的作用。
3. 预防、矫正畸形: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由于骨、关节生长存在生物可塑性,应用矫形器能得到一定的矫正效果。
4. 支撑体重:可起到支撑体重的作用。
5. 改善功能 通过矫正异常姿势,改善肢体功能。
(二)矫形器的种类
矫形器的种类包括躯干矫形器和上肢矫形器,上肢矫形器又包括腕关节伸展矫形器、腕关节外展矫形器、拇指内收矫形器、肘矫形器等。如 PPT30 图示,左图是腕关节伸展矫形器,右图是拇指内收矫形功能。
下肢矫形器包括足部矫形器、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 KAFO )、骨盆带膝踝足矫形器、髋矫形器、膝矫形器、骨盆带矫形器等。如 PPT31 图示各种踝足矫形器。
(三)其它康复辅助用具
其它康复辅助用具,如坐位姿势保持具,即当孩子坐位时有一种固定的器具,使其保持坐位姿势。
(四)步行辅助具
1. 助行器:适用于步行训练,多用于小年龄儿童,带轮的步行器有一定的危险性,应用时应注意保护患儿。
2. 拐:用于需要辅助步行的患儿。拐包括四角拐、三角拐、腋拐、肘拐等。根据患儿的步行能力,应用不同类型的拐。
九、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对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肌张力低下型及具有相应症状的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等患儿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十、按摩疗法
按摩又称推拿,是治疗小儿脑瘫、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康复疗法之一。是以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论治的原则和运用经络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学、运动学及神经生理学的相关知识。采用各种手法刺激经络穴位或肢体部位,使之阴阳调和,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直接有效地调节肌肉、关节及肌腱的功能,对脑瘫患儿四肢肌力的恢复,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有确切的效果。对降低肌张力、预防关节变形、肌腱挛缩有一定的作用。
十一、针灸疗法
(一)特点及定义
针灸,对治疗脑瘫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简单、廉价、有效等特点。针灸治疗是通过强刺激使处于睡眠状态的脑组织细胞再度活化起来,这种对神经具有激活作用的强刺激可反射性地兴奋大脑皮质,加速血流,使受损的处于半休眠状态的细胞复苏,甚至达到正常脑细胞的代谢作用;激发潜能状态的细胞活化,最大极限的代偿损伤细胞的能力,针灸治脑就是活化代偿功能,是治本之法。
(二)针灸治疗的方法
1. 头皮针
头皮针是通过刺激大脑皮层的各功能分区以改善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血流量,提高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供应,补充局部所消耗的介质,修补和激活脑的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间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完善大脑皮层网络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脑源性疾病作用。
2. 体针
体针治疗也是应用中医理论和经络学说的原理,结合脑瘫的病理治脑与治瘫标本兼治,改善患儿肢体的运动功能,抑制异常的姿势模式,活化激发潜能细胞组织而达到康复目的。
十二、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
(一)护理的原则
1. 以“自我护理”方法为重点,鼓励协同护理
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耐心的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残疾患者,充分发挥其潜能,使他们部分或全部照顾自己,同时鼓励家属参与,以适应新生活,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2. 功能训练贯穿于康复护理始终
保存和恢复机体功能是康复护理中心,早期功能训练,预防继发残疾,残疾后功能训练要持之以恒,促进肌能功能早日恢复。
3. 加强心理护理
康复治疗进展缓慢、住院时间长,家长与患者均有焦虑、悲观、内疚等心理问题,注意心理护理,增强治疗信心,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二)康复护理主要内容
1. 观察患者残疾情况,制定适合的康复训练计划
及时评估康复训练后残疾恢复情况,做好记录,向医生提供信息。
2. 预防继发残疾和并发症
协助和指导脑瘫患儿体位变换、良肢位、体位转移技术、呼吸功能训练、排尿、排便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等,预防发生压疮、呼吸道感染、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等常见并发症。
3. 恢复技能手术的护理
根据手术的要求,做好手术前、后的准备及护理。
4. 功能训练的护理
学习和掌握各种功能训练技能,观察康复训练的效果,配合康复师进行康复评定和残存技能强化训练,协调训练计划安排。
5. 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指导和训练患者床上活动,就餐、洗漱等,训练患者的自理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6. 假肢、矫形器、自助器、步行器使用
熟练掌握其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根据不同功能障碍者,指导选用合适的支具,以及如何运用支具进行功能训练。
7. 心理护理
帮助他们改变异常心理和行为,认识自我价值,耐心讲明康复训练重要性,鼓励积极锻炼,力争做到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
8. 营养护理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结合康复训练中营养需求,制定适宜营养护理计划,协助患者进食方式,指导进食动作,改善吞咽功能,训练自我进食,使康复患者营养得到保证。
十三、总结
(一)传统的观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 CNS )损伤后不能再生,但近来研究证明,当给损伤的 CNS 提供适当的条件后 CNS 也可以再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与所处的微环境、胶质细胞的增生、神经营养因子( NTF )的合成代谢和转运方式密切相关。
(二)大脑可塑的结构基础
大脑可塑的结构基础是突触可塑性,以及神经环路可塑性,神经康复训练,可促进相关神经细胞轴突的再生,树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使这些突触建立起接近正常功能的新的神经网络,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新组合,同时抑制异常的低位中枢控制的运动,使其突触处于受抑制的多阈值状态,从而改善其功能。
(三)早期进行强化训练
早期进行强化训练以及良好的环境对于神经康复尤其是脑瘫患儿康复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其目的是防止以后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并发症,应早期进行改善功能的训练。研究表明,早期康复训练确能显著降低脑损伤患儿的致残率,若能让患儿最大限度恢复其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无论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